历史文化
历史
世界历史
文化历史
历史评论
历史探讨
历史动态
历史专题
历史小说
地方志
国学典籍
历史人物
历史云
网址宝库
现代
民国
清朝
明朝
元朝
宋朝
五代十国
唐朝
隋朝
南北朝
晋朝
三国
汉朝
秦朝
周朝
商朝
夏朝
远古
道教历史
道教视频
中国道教神仙谱
道教流派
道教历史概述
道家与道教
中国道教
钟吕传道集
荀子
道德经
道教起源
朝鲜道教研究
道教著名人物
首页
文化历史
宗教历史
道教
道家与道教
道家与道教
道家与道教
《禅与道概论》后语
迦弟子,如大迦叶、须菩提等辈,莫不年长于文佛,先哲风规,垂范后昆,为学为道,先须自去增上慢心,犹恐自有惭德。况吾从先生十余年,执经寻讨三教问学,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久而敬之,因非偶然。然先生谦抑自牧,与吾辈交,虽有法乳之惠,而平素惟以友道自处,逊不为师,此犹久而敬之,亦理所固然。先生学问知识之渊博,实不愧为当代通人,此皆有识者所共仰。吾每请其为浩漫无涯之佛学,作一条贯通论,又为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学
文化
/
读书
08:33
13
九: 道家及道教思想与中国文化的教育精神
概的介绍,列举最重要,而且最普遍、最熟悉的事,莫如中华民族以及各地方所有的风俗习惯,尤其是过去的农业社会,渔猎社会,平原生活、海洋生活与高原生活,对于五候、六气、二十四节气的关系与重视,几乎与整个的生活打成一片,不可分离,这都由于传统道家学术思想的影响,直达三千年之久。其次,如过去民间岁时过年的伏腊、送灶、元旦、祭天地祖宗、正月初七的人日、初九的九皇诞、正月十五的上元节、春社的宴会、二月十二日的花
文化
/
道教
08:33
18
八: 道教
制度,因为历史现实环境的影响,与文化思想的转变,春秋王制,几已破坏无遗。由春秋到战国末年,四百年间长期大小战乱的结果,不但形成政局的一片紊乱,尤其以农业立国的社会经济基础,也已零落殆尽,我们衡之历史的成例,第当长期战争的结果,果然可以造成若干青史留名的人物,但只是留给后人的凭吊啼嘘而已,如在长期战乱的当时,必致民穷才尽。我所谓的"民穷才尽",不仅是说社会的经济崩溃,就是各种人才
道教
08:33
39
七: 道家与道教宗祖人物思想的略论(一)
随手举几个例子一谈,做为讲述道家与道教思想的开端。1.儒道不分家的"天"字的含义 我们在孔子删订和所著述的五经学术思想里,都知道孔子哲学思想的根据,是从中国上古传统文化的天道观念而来,不过,古人著作,限于时代思想的习惯,条理的分类,定义的规定,并不严格,例如对于天宇,大约归纳起来,便有五类观念,都混在天的一字的名辞之中:(
道教
/
文化
/
读书
/
国学
08:33
57
六: 汉魏以后的神仙丹道派
,便是地仙的成果。再由此上进,修到飞空绝迹,驻寿无疆,而具有种种神通,有如庄子、列子寓言所说的境界的,才算是天仙的成果。最高能修到形神俱妙,不受世间生死的拘束,解脱无累,随时随地可以散而为炁,聚而成形,天上人间,任意寄居的,便是大罗金仙,也即是所谓神仙的极果。凡此种种,是否确有其事?或者是否有此可能?我们现在无法证明,姑且不加讨论,但是有一点必须值得特别注意的,在中国文化中,儒家对于从伦道德,教育
文化
08:33
36
五: 道家与道教学术思想的内容
说之处,加以分别,俾使大家容易了解。(一)道家与道教的天人宇宙说 中国文化思想,对于宇宙的定义,是由汉代道家代表性的著作——《淮南子》所提出;其实,严格地说,(南子》一书,也不是纯粹的道家,大半还是杂家思想的成分。《淮南子》说:"上下四方日宇,往来古今日富。"换言之,所谓宇,便是空间和太空的代名辞;
道家
/
道教
/
淮南子
/
国学
08:33
53
四: 关于道家方士学术思想的渊源
t;心向往之"。在历史观念上,我们都人云亦云,既然认为"方士"是战国时期燕、齐之间的产品,可是,大家都忘记了问一问,为什么在那个时间,只有燕、齐之间,才会有"方士"的产生呢?他们学术思想的根据,难道完全没有可靠的来源,都是凭空捏造,专为欺世盗名而骗人的吗?倘使真是如此,这些所谓的"方士"欺世骗人的谎言与技术,也非常足以自豪了。因
08:33
64
三: 方士的学术与道家
欺世盗名者相比较,也无什么惭德之处。但最不幸的,正因为我们的历史文化,过去对于"方士"有了这种偏见,就使我们上古发现的原始科学研究,在这种轻视的观点之下,永远被沉埋在"方外"的角落里了。关于"方士"名称的来源,比较可靠的资料,首先见于战国时代的学者们,特别提出这个名称,但在那个时候,这个头衔,并不含有轻视的
08:33
21
第二节: 隐士思想与道家
隐士思想,历来占据传统文化精神最崇高、最重要的地位,只是它如隐士的形态一样,一向采取 "遁世不见知而无闷 "的隐逸方式,所以被大家轻易忽略,而容易忘记。如果强调一点来说,隐士思想,与历史上的隐士们,实际上,便是操持中国文化的幕后主要角色。至于讲到道家的学术思想,更与隐士思想,不可分离。与其说道家渊源于黄、老,或老、庄,毋宁说道家渊源于隐士思想,演变为老、庄,或黄、老,更为恰当。为什么我们提出隐士思想的重要至于如此呢?简单地举出三个理由,加以说明,便可易于明了其中的道理了。
隐士
/
文化
08:33
1.67万
第一节: 道家学术思想与黄老、老庄的渊源
道教,完全是以道家的学术思想做内容的宗教,道家学术思想的内容,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原始宗教思想、哲学思想、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的总汇,笼络贯串中国文化上下古今的大成。虽然道家与道教,在宗教色彩上,有时混淆不清,但在实质上,道教与道家,却大有异同之处。可是,一般习惯,对道家与道教的分野,区别不清,随便就加它一顶迷信的帽子,把它送入海上三山,可望而不可及,列为虚无缥渺之间了。
道家
/
文化
/
国学
/
道教
08:33
1.81万
道教三清概述
道教流派概述1
道教的主要神灵
道教
英法等国外道教的研究
张陵(张道陵)
东汉太平道创始人张角
二千年道教历史概要
网友最爱
黄种人
王前
王健刘少奇第四位妻子
刘少奇夫人
刘少奇夫人王前
王光美
1932年
刘少奇
美女
115师
63军
1930年
长春子
无线电视
少林寺
中国人民志愿军
发生的
刘少奇有几个妻子
1935年
伟人
上人
金朝
魏刚
张衡
养生
栏目
频道
本站
最新文章
道家学术思想与黄老、老庄的渊源
隐士思想与道家
方士的学术与道家
关于道家方士学术思想的渊源
道家与道教学术思想的内容
汉魏以后的神仙丹道派
道家与道教宗祖人物思想的略论(一)
道教
道家及道教思想与中国文化的教育精神
《禅与道概论》后语
【道德经】
祸兮,福之所倚
【道教著名人物】
老子
【道德经】
不上贤,使民不争
【道教历史】
道教
【道教历史】
张天师的兴起与没落
【道教历史】
道家的最后一位人物 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张三丰
【道教历史】
道教三清概述
【道教历史】
道教重要历史人物概述
【道教历史】
道教的主要神灵
【道教历史】
重阳子全真教历史
【天机大侠刘伯温】
天机寻龙巧相连
【东汉演义】
假符命封及卖饼儿 惊连坐投落校书阁
【朱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童年和少年时代
【历史上的今天】
学者、作家钱钟书诞辰
【毛主席传(1893~1949)】
二十、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历史上的今天】
法国著名学者达兰贝尔诞辰
【股市手册】
看K线炒股
【开国上将系列】
1955年授衔的开国上将排名(开国上将名录)
【新中国历史】
高岗之死:党内高层的权力斗争
【历史上的今天】
我国首次发行“票中票&rdq
随机推荐
隋朝
康熙帝玄烨
商朝
中国人民解放军史
地方志
星座
历史云
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马辂:国共和谈演义
中华历史点将录
新闻综合
国内知名报刊
正说明朝十六臣
驳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的借口
中国道教
邪教组织
开国上将
双子座
民国风云——镇嵩军大传
中缅第一次大战
栏目
频道
本站
点击排行榜
道家学术思想与黄老、老庄的渊源
隐士思想与道家
关于道家方士学术思想的渊源
道家与道教宗祖人物思想的略论(一)
道家与道教学术思想的内容
道教
汉魏以后的神仙丹道派
方士的学术与道家
道家及道教思想与中国文化的教育精神
《禅与道概论》后语
【中国道教神仙谱】
中国道教神仙谱概述
【中国道教神仙谱】
道教三清四御五老君
【道教历史】
道教三清概述
【道家与道教】
道家学术思想与黄老、老庄的渊源
【道教历史概述】
道教历史概述(上)
【道家与道教】
隐士思想与道家
【道教流派】
道教流派概述1
【道教流派】
道教流派概述3
【道教流派】
道教流派概述2
【道教历史概述】
道教历史概述(下)
【道教流派】
道教流派的概述4
【道教历史】
道教重要历史人物概述
【开国上将系列】
1955年授衔的开国上将排名(开国上将名录)
【刘少奇】
刘少奇夫人:刘少奇与他的六个妻子周氏、何葆贞、 谢飞、 王前、 王健、 王光美
【开国中将】
“王疯子”王近山中将传(上)
【南北朝人物传】
通姐逼姑,大肆乱伦--宋前废帝刘子业
【领袖人物】
华国锋的一生
【开国上将系列】
晚节不保的海军上将王宏坤--开国上将系列二十五
【一二九师】
蒋介石杀了我们多少共产党员和红军战士1
【对越保卫战历史】
老兵回忆中越战争中的一场败仗
【开国中将名录】
开国中将名录1
【对越保卫战历史】
越南军人记录下的中越边界战争
【新中国历史】
高岗之死:党内高层的权力斗争
【红军长征历史】
红军长征资料(红军长征简介)
历史纪实
|
历史图片
|
中国历史朝代表
|
历史云
|
历史上的今天
|
尘土商城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故事会
|
鬼故事
|
小说
|
女性
|
股市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老狼博客
©2019
尘土网-尘土历史网
版权所有,感谢PHPCMS提供后台
湘ICP备18021165号
公安备案:32058302001038
尘土历史网
精心为你打造一个学习中国历史,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平台,
内容精心为您准备